image.jpeg

水野弘元(1901~?)】
日本佛教學者。佐賀縣人。1928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科。曾從學於木村泰賢、長井真琴等人。為日本巴利語系佛教的權威,也是日文《南傳大藏經》的重要譯者之一。歷任東京大學、駒澤大學等校教授。其博士論文為《巴利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識論》。  十二緣起簡介
(梵dvadaśānga-pratitya-samutpāda,巴dvādasānga-paticca-samuppāda,藏rten-cin% h!brel-bar h!byun%-bah!I yan-lag bcu-gn~is)印度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的核心理論。又作十二有支、十二因緣。指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等十二支。
茲依水野弘元《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》一書所載,分別略釋如次︰
無明
(avidyā,avijjā):即無知,對四諦、緣起的道理無知;不了解佛教之根本思想的世界觀及人生觀。無明的反面,即八正道中的正見。

(samskāra,sankhāra):即身、語、意三行,亦稱三業。行乃因無知無明而產生錯誤的身、語、意三業。此行,不只是指錯誤的行為,也包含行為余力的習慣力。不管我們的行為經驗是何種情形,均不會輕易地消失,一定會留下一些余力被保存蓄積起來,而成為知能、性格等素質。

(vijñāna,viññāṇa):前面說明五蘊、十八界的識,識即六識,是指‘認識作用’或‘認識主觀’而言。此處乃指認識主觀的六識。《阿含經》中,將‘緣識有名色’的識,分為三種︰(a)入胎的識,(b)在胎的識,?出胎後的識。若僅將十二緣起中的識,解釋為(a)入胎的識(結生識),就會成為三世兩重因果說的胎生學見解。但是,就我們所知,原始佛教中的識乃指入胎、在胎、出胎後三者而言。
名色
(nāma-rūpa):乃指識之所緣的六境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。亦即緣起經中所言‘內識身,外名色’的名色一詞。
六處
(ṣaḍ-āyatana,salāyatana,六入、六入處):指眼以至意的六根。意即感覺、知覺的能力。

(sparśa,phassa):即根(六根)、境(六境)、識(六識)三者的和合,亦即由根、境、識而有感覺,與由知覺而成立認識條件的意思。

(vedanā):和五蘊中的受相同,意指苦樂等感受,即眼觸所生以至意觸所生的六受。而六受又各有苦、樂、不苦不樂等三受。這些都是認識(觸)後產生的苦樂感受,但對同一事物的認識,又有很大的差別。如貪欲者是樂的感受,在嗔恚者則是苦的感受。此乃由於認識主觀的識,不像白紙一樣,而含有緣於過去的無明、行,所生的貪欲、嗔恚等性格的緣故。

(tṛṣṇā,tanha):也譯為渴愛,意指如渴者求水般激烈的欲求。可分為色愛以至法愛的六愛,或欲愛、有愛、無有愛的三愛。緣認識而起的苦樂等感受一產生,對苦受就有憎避的強烈欲求;對樂受就有愛求的熱望。這些強烈的欲求或熱望,即是愛。也就是以愛來表示對苦樂受所產生的愛憎之念。

(upādāna):有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等四取。前面的愛,是指心中產生激烈的愛憎之念,而取是對愛念生舍取之實際行動。亦即指‘愛則奪取,憎則舍棄、傷害’的實際行動。或者可說是,由於身語的取舍選擇行為。殺生、偷盜、邪淫,或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等身語業,均可涵蓋於‘取’之中。

(bhava):即存在。或註釋為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三有。廣義的說,有是現象的存在,與行、有為一樣,意指一切的存在。因十二支皆是有,故亦稱十二有支。在此意識上,有可分為業有與報有,業有是指善惡業的存在;報有是指善惡業果報的存在。可是,如同前面行支所說的,業有包含了身、語、意三業,及它們殘留的余力,而殘留的余力會形成知能、性格等素質。這裏的有,是指來自取支(取舍選擇的實際行為)殘留的余力,它不但是過去行為習慣的蓄積,也限定了未來行為的發展。故‘有’之下為‘生’。
取與有二支,可說相當於前面第二支的行。愛支則相當於第一支的無明。亦即自無明產生行,而行之中含有實際行為的余力。似此,自愛產生的實際行為就是取,而自取產生余力就是有。

(jāti):指有情生於某一有情的部類,或指日常生活有某種經驗產生。前者是指擔負有情過去全部經驗的余力(即知能、性格、體質等)而生。故每個人均具有一定的素質。後者是指以人的素質(有)為基礎,而有新的經驗產生。總之,二者均是自‘有’產生新的‘生’。
老死
(jārā-maraṇa):在緣起經中,於老死之後加上了愁(soka)、悲(parideva)、苦(dukkha)、憂(domanassa)、惱(upāyāsa)。認為生以後會產生老死等苦,而以老死代表一切的苦惱。
總之,無明、行與愛、取、有等錯誤的思想與行為,一定會遭受到苦惱。而以十二緣起為首的種種緣起說,也就是以具體的例子,來說明三界輪回的一切苦惱,即由於無明、渴愛等煩惱及行、取、有等業因而產生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