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.jpeg故事分享
★水滿了★
         有位大學教授,到山裡拜訪南隱禪師請益禪學,禪師以茶水招待。
         這位教授名義上是來請益,實際上自始至終,都在喋喋不休地述說他個人的研究成果,希望禪師贊同他的說法與立論,禪師只好借著替他倒茶來點化他。禪師將茶水倒入杯中,雖然茶已滿杯,但他還是繼續倒。
         「師父!您倒的茶水已溢出來了,不要再倒了! 」
         禪師隨機而說:
        「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,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,你若不先將心中的杯子空掉,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?」
         此時,這位教授反觀自己的行為,才察覺自己剛才喋喋不休的錯誤,並慚愧地改以虔誠心向禪師請益。

附註:
         心中如果有自己的成見,就聽不到別人的真心話了。兩人對談,大多數人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,結果聽到的只是自己的聲音,除此之外,什麼都沒聽到。
         我們常聽說:「德山棒,臨濟喝。」昔日禪門接引弟子,觀機逗教,在臨門一腳時,常常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點破。時至今日,歐風東漸,棒喝的教育,被視為落伍、不合情理,再加上新學者,耐性不足,沈著不夠,不必棒喝,他都會退心而去,若再以棒喝,豈不是「門可羅雀」?以前禪門常說的「打不退,罵不退,才是個好寶貝。」此種情景,實已難見容於今世矣!難怪有修有證的大德,就要變成鳳毛麟角了!
         所謂「末法時期」,就是像今天這樣,外面的資訊發展很快,引誘力太大,眾生定力不足,無法摒除這些誘惑,以致沈溺於聲、色、光、電之中無法自拔,如此怎能修行呢?不修行,又怎能開悟證果呢?因此,能找個寂靜的「阿蘭若」住處,謝絕一切外務與干擾,來踏實潛修,是有其必要的。隋朝智者大師所闡述的「二十五方便」,是有志於修行者,該積極研讀並加以遵行的。(但盡凡心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