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分享
守護安西城
唐朝天寶年間,大石康五國包圍安西城,那年的二月十一日,有奏 表請朝廷派兵救援。當時皇帝告訴一行禪師說:「和尚!安西被大 石康五國圍城,有奏表來請救兵。而安西城離京城一萬二千里,兵 程要八個月,才能夠到達安西,屆時,朕已一無所有了。」一行禪師 想了一下說:「陛下,何不祈請北方毘沙門天王以神兵救援呢?」皇 帝問說:「朕要如何才能請得毘沙門天王呢?」一行禪師回答說:「只 要陛下喚取胡僧大廣智(不空)前來,就有辦法請得!」 於是皇帝便下令傳喚大廣智入於朝廷內,大廣智見到皇帝便問: 「陛下召喚臣僧,是不是因為安西城被圍城的事件?」皇帝回說: 「是的!」大廣智說:「那就請陛下執香入於道場,與臣僧一起祈請 北方天王神兵救援。」 於是他們便火速來到道場中,開始修法祈請,誦持真言尚未達二十 七遍時,皇帝忽然見到神人二三百人,穿戴著盔甲立於道場前。皇 帝便問大廣智說:「這些是什麼人?」「這正是北方毘沙門天王的二 兒子獨健,率領著天兵要去救援安西城,所以先來辭行。」於是皇帝 就設宴供食送遣。同年四月某日,收到來自安西城的奏表回報說: 「二月十一日已時後中午前,離城東北三十里的地方,有一大團的 雲霧,霧中隱約可看出有人,他們身長一丈,大約有三五百人,全 都穿著金色盔甲。到了下午酉時後,鑼鼓號角大鳴,聲音震達三百 里,地動山崩約達三日。五國都紛紛害怕地退軍了,在各敵營中都 見到金鼠到處咬斷弓箭的弦,而且器械損毀盡斷,不堪使用。有老 弱士兵來不及逃亡者,臣所管的士兵想要殺害他們,空中則傳來聲 音說:『不須殺害他們!放他們走!』尋著聲音回頭看,城北的門樓 上大放光明,看見毘沙門天王立於樓門上,模樣莊嚴。謹隨表承
上。」
附註:
毘沙門天王也就是佛教所言欲界天最下層四天王天之北的多聞天 王。在四大天王中,北方毘沙門天王受到眾生的依止與尊崇,特別地廣大興盛,因為毘沙門天王是諸天神中,最熱心護持佛法者,其 與佛教徒的關係也最為密切;而且祂對於佛法的修證,更是深入。
因此,有人認為毘沙門天王是大菩薩化現天王身,來擁護教化眾生 的。 毘沙門天王是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,為一位恆常護持如來道場,掌 管財寶富貴,且是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;又因他的福德力名聞四方 ,所以名為「多聞天王」。 毘沙門天王除了是正信佛法的保護者,有著無邊威武的力量之外, 並且是密教增益法中的重要本尊。因此,毘沙門天王不只被稱為 「多聞天王」,更被視為「財寶天王」;在佛教的密教行人,更視之為 財神的本尊,能賜予眾生無盡的資財。 毘沙門天王的護持功德真是不可思議,在很多經典中都記載了他 的殊勝功德。例如:不遇飢渴的苦難、不遇盜賊的苦難 、不遇殺害、 不遭遇獅子虎狼橫死的苦難、不出生於五逆放逸的國度、不出生貧 窮之家、不出生為醜陋之身等等功德利益。在《大集經》中即明確記 載,護持閻浮提界的佛教地區,是過去、現在與未來諸佛一致囑咐 毘沙門天王的重責大任;前面所說的「守護安西城」的故事,就是一 個很好的例子。
《但盡凡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