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分享
不住神通妙境
在《傳燈錄》「慧忠國師傳」中,記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:有一位從西域 來到長安的大耳三藏,自稱已證得了「他心通」及「慧眼通」,在長安城 裡很有名氣。當時皇帝想試驗他的真假,就請了國師慧忠和尚前來測 試。大耳三藏見到慧忠國師,很有禮貌地禮拜後,便站立在一邊。慧忠 國師就問他說:「聽說你已證得他心通?」「不敢當。」「你說說看,老衲 現在人在什麼地方?」「和尚是一國之師,為何到西川去看划龍舟比賽 呢?」「你再說說看,老衲現在又在什麼地方?」「和尚是高貴的國師, 怎麼還到天津橋上去看戲仔耍猴戲呢?」慧忠國師又第三次用同樣的 語氣,問了大耳三藏:「你再一次說說看,老衲現在又在什麼地方?」結 果大耳三藏停了好久,說不出國師現在在什麼地方。慧忠國師就大聲 地呵叱道:「你這野狐禪,他心通在什麼地方?」大耳三藏竟無言以對。
附註:
以後禪林裡,常以此故事來相問難。如有位僧人就問仰山禪師:「大耳 三藏第三度為什麼不見國師呢?」仰山說:「前兩次是涉境心,後一次 是入自受用三昧,所以不見。」也有人以同一個問題,請教趙州和尚: 「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見國師,未知國師到什麼地方去了?」趙州說:「就 在大耳三藏的鼻孔上。」「既然在鼻孔上,為什麼會看不到呢?」「只因 為太近了!學著試著參參看!」 在《楞嚴經》裡,佛曾開示阿難:復有些眾生,初得人身,在人道中不是 不肯修行,只是不依照「菩提正覺」來修,就是不修「明心見性」波羅蜜 多法門——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的「首楞嚴大定」;而是依第六 意識的妄想心來修,一心想固守色身,期望能長生不死,故常遊蹤於深 山穹谷、名山洞穴等人跡不到的地方。這些仙人境界都很高,為何還要 墮入生死輪迴而不得解脫呢?就是不見佛性,只在「無始無明」之間徘 徊,患上見聞覺知四病,不知妙化四相(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), 以破「無始無明」。 自古以來,各祖師大德雖見性得六神通,但不執著於六神通,故說:「正 法眼藏,不住神通妙境,亦名無神通。」最大的神通乃是「無相」的神通 ,不可思、不可議!
《但盡凡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