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age.jpeg

《入雄心菩薩行論》🌈持明 仁增塔欽🔗


持明 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


2021年7月29日之一


འོན་ཏེ་ལན་དུ་གནོད་བྱས་ན།།


若以毀損為回報


དེ་དག་བསྲུངས་པར་མ་གྱུར་ལ།།


於彼等沒有守護


བདག་གི་སྤྱོད་པའང་ཉམས་པར་འགྱུར།།


則己善行已壞失


དེས་ན་དཀའ་ཐུབ་ཞིག་པར་འགྱུར།།


而且毀壞己苦修


「若以毀損為回報,於彼等沒有守護」,當仇人、敵人傷害你的時候,若以對抗或對付的方式來還擊,此時仇人與敵人的相續中瞋恨心等強大的惡業反而會更增加,如此一來,    在菩提心的菩薩道路上,應該守護眾生的心,而且不破壞一切眾生,這種修行者應有的行為都沒有做到。


一個修行者應有的四種行為是,被罵的時候,不罵回去;對方對我們生氣的時候,我們不生氣;被打的時候,不還手打對方;被指出自己的缺點、缺漏時,也不說對方的缺點。若沒有做到上述四種行為,則已經毀損戒律。


「則己善行已壞失,而且毀壞己苦修」,如果我們沒有守護眾生的心,反而令對方的瞋恨心增加,如此自己需要做到四種不傷害眾生的行為也沒有做到。如此一來,《入雄心菩薩行論》所載述的菩薩一切珍貴的行為,特別是修成忍辱的道理都不見了,因為我們是學習菩薩道路之人,對於自己修行的狀態和他人修行的狀態都要守護,不但要降低他人的煩惱,而且要提升自己忍辱的修持,盡量做到守護自己、守護他人。


可以同時做到守護自己、守護他人的時候,是非常不錯的。有的人守護自己,但不守護他人,這樣是不好的;有的人守護他人,卻不守護自己,這也是不妥;有些人不守護自己,也不守護他人,這種情況也存在。


總之,一個學習菩薩道路的修行人,應盡量做到守護自己、守護他人,並修成忍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慢慢 的頭像
    慢慢

    深度西藏旅遊 / 藏傳佛教 持明 仁增塔欽✨晨曦霧散明燦✨

   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