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明法子分享:西藏雪頓節~~曬大佛法會
每年拉薩雪頓節,哲蚌寺、色拉寺等,都會舉辦「曬大佛」法會,往往吸引幾萬朝聖者不遠千里而來。藏語「雪頓」意思是「酸奶宴」或「酪宴」。「酸奶酪」(優酪乳)是八瑞物之一。佛陀時代,農家女蘇揭陀曾向釋尊敬獻酸奶酪。後來,供養酸奶酪等八瑞物,具有祈求金剛上師嵩壽遐遠如海劫、恆久住世、吉祥萬福之意涵。
西藏地區,無論僧俗都非常喜歡飲用酸奶,據說阿底峽尊者亦然。對於供養酸奶的百姓,尊者總為他們加持祈福,以致牲畜興旺、五穀豐登。敬獻酸奶的信徒與日俱增。最終,酸奶也在藏區躍昇為吉祥聖物。
依佛制,比丘僧團每逢夏季蟲蟻繁殖期,為避免不慎踩傷誤殺生靈,舉行三個月的「結夏安居」閉關精進,不出寺門。夏安居閉關期滿,稱為「解夏」,信徒們紛紛準備酸奶供養僧眾。1642年以後,每年藏曆六月三十日解夏時,數萬藏族人湧入哲蚌寺,為五世達賴喇嘛和哲蚌寺僧團敬獻酸奶,祈求加持。此時,寺方盛大舉行「曬佛」(又稱「展佛」)法會,加上精彩熱鬧的藏戲表演,蔚為文化傳統。
五百年前的延續
除了哲蚌寺、布達拉宮,「曬大佛」也盛行於西藏各地、青海、甘肅、四川、雲南等。各寺展佛日期不一,大都在藏曆正月、二月、四月或六月中旬舉行。法會時,集所有喇嘛,合力將珍藏的巨幅織錦堆繡唐卡請出,鋪陳展示於曬佛台,或山坡岩壁之上。札什倫布寺的曬佛台,其雄偉壯觀,幾十公里外可見。台底寬42.5米,上寬38米,厚3.5米,高32米。修築於1468年,歷經五百餘年風霜,仍屹立不搖。因此,曬大佛的歷史,應該可以往前推到十五世紀。
當一幅巨大的佛像,鋪設在碩大無朋的山壁上,彷彿從中原石窟來了摩崖大佛!一時藍天白雲、陽光燦爛,誦經梵唄法樂交響,松煙香雲繚繞,數不盡的卡達拋向佛像,似雪飛揚;萬民頂禮,如佛親臨!熱淚所成的祈禱之海,激盪澎湃,連天地也為之動容!這一幕延續了五百多年歷史,每年藏族人依舊虔誠與歡騰交織,期待諸佛喜悅海會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