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.jpeg

持明恩師仁增塔欽~
持明師徒第五問
問:忍耐和忍辱有何不同呢?
師答:世俗的忍耐和佛教所說的忍辱,表面上都是一樣的,但是動力的本質是不一樣的。
凡人的忍耐是為忍耐而忍耐,其動力的本質是迷惑、痴心的。
佛教的忍辱,其動力的本質是歡喜的,不是迷惑的、而是智慧的。
如入菩薩行論所載:
於任何因緣
不變歡喜心
不喜難成事
且令善失壞
你想想看,用覺悟的心態來看這個世界,和用迷惑的心態來看這個世界,看似一樣,但是理解度是不同的。
又想想看,覺悟的心態、智慧的心態看事情的角度和細節,都是清楚明白的。而以痴心來看事情,則是愚痴、迷惑的。
覺悟的心態看一切都是一清二楚的,一切都是明白的,所以沒有痛苦,這樣的忍辱是歡喜的。反之,一切都看不清楚的情況下,痛苦當然會遍照下去。
如同入菩薩行論所載:
膽病等病苦
不瞋其病源
何需瞋有情
皆因煩惱起
如人遭病苦
不欲病自生
瞋雖非所欲
煩惱逼迫生
如上述煩惱逼迫生,覺悟、智慧的忍辱是因為明白瞋心為煩惱逼迫所生,所以能歡喜的忍辱。
因此,凡夫的忍耐是痛苦的;覺悟的忍辱是明白的、歡喜的,看透情器世界,敢慈悲、有睿智。而凡夫則以妄想來看這個世界,看不透情器世界,所以忙碌不忙的苦。
總言,忍耐與忍辱,過程的歡喜不一樣,動力也不一樣,結果當然也是不一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慢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